芒种为什么要“忙种”?古人用“三候”给出答案
每年阳历6月5日前后,芒种节气如约而至。今年6月5日17时56分16秒,我们将迎来这一节气。芒种在二十四节气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它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直接指导农事活动的时节。其名称“芒种”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农事指导意义。“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这句话
每年阳历6月5日前后,芒种节气如约而至。今年6月5日17时56分16秒,我们将迎来这一节气。芒种在二十四节气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它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直接指导农事活动的时节。其名称“芒种”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农事指导意义。“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这句话
芒种时节,绿意盎然,瓜果飘香,夏花绚烂,蝉鸣声声,乡野里呈现收与种并行的繁忙图景,这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个既播种又收获的节气里,北方麦浪金黄,江南秧苗翠绿,万物在骄阳下迎来最旺盛的生长期。
芒种标志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也被称为五月节,是农人一年之中最为忙碌的时候。北方的小麦形成金黄的麦浪,散发出诱人的芳香;南方的稻田里家家户户弯腰插秧,在田地间走出一道移动的风景。
伯劳始鸣,反舌无声。芒种时节,名山的山涧溪流因雨水渐丰而愈发欢腾,滋养着茶山万物,湿润的空气里也弥漫着泥土、青草与新茶的芬芳。傍晚劳作归来的茶农,望着村舍炊烟袅袅之景,泡上一盏新茶,洗去疲惫,也沉淀下对这片山水的情谊。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含义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过此即失效”。此时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是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耕播的节令。
芒种,“芒” 指有芒作物,如大麦、小麦等谷物已然成熟,亟待收割;“种” 则意味着此时是晚稻等谷类作物播种的最佳时机,农人们需争分夺秒,抢收抢种,田间地头处处是忙碌的身影,这便是芒种被称为 “忙种” 的缘由。“芒种忙,下晚秧”,描绘的正是这热火朝天的插秧景象;“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公历6月5日至7日到来。芒种的“芒”字,指的是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成熟,而“种”字则代表谷黍类作物的播种。因此,芒种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芒种是什么时候?芒种是什么意思呢?在这个节气应该注意点什么呢?提到芒种,你首先想起的是周杰伦的《稻香》,还是一想到你我就wu~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芒种是农事最为繁忙的节气之一,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成熟,等待收割,春天种下的棉花等作物进入生长高峰,需要大量水和肥料,夏玉米、夏大豆等作物也需要播种,所以,芒种也称为“忙种”。此时,长江流域“栽秧割麦两头忙”,华北地区“收麦种豆不让晌”,全国
此时节,螳螂破茧而出,在广阔的天地间举起双臂,做起了庄稼的“守护者”。
林清玄在《季节十二贴》中说:“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
在二十四节气里,节气名字反映了四季变化、气温变化、天气变化以及物候变化,像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反映了四季变化;像小暑、大暑、处暑、大寒、小寒反映了气温变化;像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了天气变化;像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则反映了物候变化。
节气是中国人生存的时间和背景,是生产和生活的指南。我们在春天生发,在夏天成长,在秋天收获,在冬天宅藏。当中国画遇上二十四节气,自然与人文交织,天人合一理念的复杂交融,激荡回旋起无尽的涟漪。今年,我们将带您走进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通过一幅幅国画和六合的非遗项目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今天,6月5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之 “芒种”这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夏时节正式开始此时金黄麦浪与青绿秧苗交叠绘就出“一收一种” 的繁忙景象此时节北方干热风劲尚未进入雨季南方梅雨缠绵河道满盈芒种有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䴗始鸣三候反舌无声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今天17时57分我们迎来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芒种有“三候”一侯:螳螂生二侯: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芒种的“芒”字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而“种”字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一“种”一“收”间是家家麦饭香满溢的温情也是辛勤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明天(6月5日)将迎来名字里藏着农耕密码的节气——芒种!“芒”指麦穗锋芒,正是收割季;“种”是稻谷抢播时,大地迎来双倍繁忙的约定。古人观天察物,芒种有三候:一候螳螂生:小螳螂破壳探夏意;二候鵙始鸣(伯劳鸟枝头啼忙音);三候反舌无声:爱学舌
仲夏时节,迎来了二十四节气的第九个节气——芒种。“芒”,指的是稻子、麦子之类有芒刺的谷物。“杏子黄,麦上场,栽秧割麦两头忙”,到了芒种时节,北方小麦等夏熟作物已经成熟,开始收割上场,而夏播的晚稻等秋收作物也忙着播种、插秧和苗期管理,“芒种忙,忙着种”,因此芒种
“芒”指有芒的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意为播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此时北方麦类作物成熟收割,南方晚稻等夏播作物抢种,所以此时也是一年中农事最繁忙的时节,陆游诗中就有“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的描述。
“芒种”二字,直观反映了此时的农事活动。“芒”指麦类等有芒作物,它们已然成熟,亟待收割;“种”则表示谷黍类作物到了播种的最佳时机。